close

 

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部李登輝的英文傳記,也是一本論述台灣艱苦奮鬥、多元文化、複雜歷史的嚴謹學術著作。 作者執教美國大學逾三十五年,他以史家專業,敘述台灣小島在歷經外來政權統治下,所演變的複雜社會,以及台灣人追求「國家認同」的曲折過程。本書除了提供「歷史主角」李登輝豐富、神祕、富有爭議性的個人寫照之外,同時褒貶李登輝的政治理念與行政措施。 李登輝的人生歷程是百年來台灣歷史的縮影,也是台灣難能難得的領袖人物。本書以他成長、求學和從政背景為主軸,循序刻劃出島民從「日本人」,過渡到「中國人」,再自我覺醒成為「台灣人」的心路歷程,以及台灣人所承受的心理折磨。李登輝具有待機求變、啟發創新、沈著反抗的堅強性格,非傷痕過深而扭曲的奴隸性格,亦非屈從忍辱、逆來順受的奴婢性格。 本書在分析島民性格時,作者以改朝換代的大歷史背景為座標,再論述台灣社會文化的演變,以及新的「殖民語言」對島民的生活困擾。作者用基督教贖罪(redemption)的教義,來解釋李登輝的「善變」。戰後,由於「黨外」「海外」台灣人勇敢持續抗爭、犧牲,李登輝一生才能平步青雲,退休後全力奉獻於台灣的主權獨立。 本書對李登輝的智識世界,他提倡的本土意識、生命共同體、兩國論、新台灣人、國家民族主義,都作深入闡述,幫助讀者了解近年來,台灣政黨間為何相互攻訐謾罵,統獨議題何以爭論不休,作者都提出精闢的解說。

目錄

代序/許雪姬
前言
致謝語

第1章:李登輝誕生時的台灣
第2章:一個台灣經濟學人的日本教育
第3章:受困於戰爭與屠殺的鉗口:李登輝的悲情歲月,1944-1947
第4章:一個學者的形成
第5章:皈依基督信仰、轉向國民黨的李登輝
第6章:初嘗權力
第7章:省主席與副總統時代,1981-87
第8章:李登輝總統,1988-93
第9章:領導台灣鞏固民主
第10章:結語
參考書目 英中文對照表

 

中譯本代序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許雪姬

  生平第一次打工是在我就讀臺大歷史所博士班的第二年(1979年),工作性質是為臺北市即將召開的「耆老座談會」擬題目、訪問耆老,以便自老人家口中去發掘歷史、保存歷史,這時的臺北市長就是李登輝先生。召開臺北市耆老座談會那一天,第一次見到市長,他那高挺的身材以及厚實?大的下巴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我已不記得開幕式時他說了什麼話,因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的經驗成為往後我從事口述歷史工作的開端,雖然我第一本口述歷史(與陳三井先生合訪)《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要到1992年才出版。

  1991年我被選定為二二八事件工作小組成員之一,撰寫《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為不幸的死難者找回公理、真相,促成李登輝先生以總統的身分道歉,而立法院也通過「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雖然我們幾個成員中有人收到黑函,也飽受外界異樣的眼光,使我常自我解嘲說我是李先生時代的「御用學者」;但如今想來,卻慶幸自己能在那時刻盡力。

  民選總統那一年(1996)我到京都大學遊學,當中共對臺灣沿海發射炮彈,使在日本的我憂心如焚,每天看日本各大媒體報導,總是忐忑不安、難以成眠,一直到我趕回臺灣,對他投下我神聖的一票,心中才安定下來。

  臺灣在李先生12年(1988-2000)的領導下,舊的惡政尚難清除,新的良政也待展開。我看到的是一個老臺灣人對臺灣前途的擔憂,他們不允許下一代再做只有故鄉沒有自己國家的一代,他努力改善臺灣的外交環境,企圖為後代子孫打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長長久久的臺灣。這一切的一切,都因李先生已進入老年,時間相當有限,故他無所懼,一味向前行。也許李先生那一代的臺灣人,年輕時未能對臺灣的未來做出具體的貢獻,此刻把握住執政的最後時期,由宣傳理念,進而具體實踐,這對李先生而言,也是一種具體的補償作用。

  2000年國民黨總統選戰失利,雖然政黨順利輪替,但李先生卻成為其黨內「同志」眾矢之的,被逼提早交出國民黨黨主席的位置;沒有人料到他退而不休,以在野身分仍關注國事,批評國民黨,以致被開除黨籍。老驥伏櫪的他又成為新政黨臺聯的精神領袖,真是為了臺灣不知「死」之將至!

  這樣一位對臺灣發展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李先生,是不可能沒有傳。早在蔡石山教授這本書之前,已有五花八門的傳記出現,造神、批判他的都大有人在,其中較具水準的,中文著作就不必再提,日文著作則有若林正丈《???�李登輝??「大陸?家」□□�離陸?》(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與伊藤潔(劉明修,2006年過世)的《李登輝伝》(東京:文芸春秋,1995年),但尚未有一本英文的李登輝專著,而且超過到2000年他離開總統的職位時。

  蔡石山教授費了許多心力,親自訪問李先生及其相關人物,將複雜的資料化繁就簡,卻又能精密分析其一生重要的轉折。李先生先是學做一個日本人,再過度到學做一個中國人,到晚年才回復到做為一個臺灣人,這是老一輩臺灣人必經之路,甚至還多一段再學做一個美國人。蔡教授試著去了解其心理歷程、時代背景、遭遇的周折,以及他如何學習執政,又如何利用自己的位置來為臺灣尋找另類的出路。他人格的優缺點是偽裝、堅執,都透過蔡教授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對李先生人生大轉折之際,究竟背後是什麼看法產生好奇,而想得到解答的,可以在本書得到答案。

  我和蔡教授素無淵源,但在學中拜讀過他的《西洋史學史》,去(2005)年他到中研院臺史所來當訪問學人半年,今年(2006)2月再來半年,送我 Lee Teng-hui and Taiwan's Quest for Identity (New York,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一書,告訴我他打算譯成中文出版。我既主持臺史所所務,就有義務協助他做成這件有意義的事,替他找了曾士榮、陳進盛兩人擔任中譯的工作,並由我做中文版的監譯與校讀的工作。承蔡教授信任與諒解,中譯本修正了一些英文原著中的小瑕疵,使本書更趨正確,而可讀性也更高。如今這本書即將出版,令我如釋重負。

  坦白說,我一直在找機會想做一件對李先生有正面意義的事,以報答他為臺灣付出的心力(於萬一)。也謝謝蔡石山教授,他讓我有機會來為這本書的中文版把關。謹為之序。

2006年11月22日夜PM 11:30            
于近史所研究室

 

詳細資料

  • ISBN:957801514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餐飲業帶來重創。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不少地方開始提倡實行分餐制,分餐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疫情過後,分餐會成為潮流嗎?記者採訪發現,對於分餐,有人雙手贊成,也有人認為沒必要。這道「分」「合」之間的選擇題,你會怎麼看? 疫情之下,再度提起的分餐制 每道菜配備一隻分餐夾,公筷公勺擺放在客人手邊……在內蒙古烏蘭浩特浩日沁蒙式餐廳,食客們紛紛用起公筷公勺,正在喝早茶的青格樂對記者說:「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呢,好幾次差點用自己的筷子夾菜,服務員和身邊的家人都提醒——用公筷!」 疫情期間,分餐制再次被提起。近期,多地陸續發布推廣分餐制倡議,北京市商務局發布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提出餐飲服務單位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山東率先制定分餐制地方標準,為餐飲企業提供技術指南;重慶、廣州等城市也紛紛發布倡議…… 長久以來,圍桌合餐是中國人的主要就餐方式,親朋好友圍坐成一圈,觥籌交錯,共享美食,氣氛其樂融融。但筷來箸往間,一桌桌「口水菜」極有可能造成疾病傳播,成為舌尖上的「隱患」。 「比如多種胃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旋桿菌,常存在於感染者的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況下,筷子很可能成為傳播媒介。此外,肝炎、傷寒、痢疾等多種疾病也都可能通過合餐傳播。」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劉衛平說。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分餐不僅能避免疾病通過餐具傳播,還可以根據每人每餐所需營養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均衡和健康飲食。按需提供餐食,也減少了食物浪費。推廣分餐制不僅是為了保衛「舌尖安全」,更是引領一種文明就餐新風尚。 「分」還是「合」?一道難解的選擇題 分餐制已是「老生常談」。早在「非典」時期,不少地方就提出過使用公筷倡議,但疫情過後,由於百姓接受度不高、分餐服務不到位等原因,分餐制並未得到有效推廣。看似簡單的分餐,推行起來卻困難重重。 採訪中,不少人認為分餐制會破壞餐桌上親切熱鬧的氛圍,帶來隔閡感,顯得有些矯情和彆扭。一些餐飲企業經營者表示,分餐會占用更多碗盤和筷勺,不僅增加成本,還會加大清洗的工作量。 而部分實行分餐制的餐飲店,實際運行情況也良莠不齊。有的餐廳提供分餐服務,但客人卻不「買帳」,有的餐廳公筷、私筷長得一模一樣,客人吃著吃著就「不辨雌雄」了…… 家庭分餐,難度更大。「我跟公婆一起住,提出吃飯時用公筷,沒想到老兩口強烈反對,差點引發家庭矛盾。」家住河北保定的孕婦宋女士說,「老人們愛用自己的筷子往我們碗裡夾菜,明知道不衛生,又不敢拒絕。」一些長輩覺得公筷用起來又麻煩又生分,這種傳統觀念短時間內很難轉變。 「中餐講究色、香、味、形、氣,是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既要滿足口腹之慾,又要講究擺盤美觀,給人視覺享受。如何在推行分餐制基礎上,兼顧菜品的盤式呈現,不破壞中餐的美感,也是餐飲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山東凱瑞商業集團董事長趙孝國說。 分餐常態化,還需邁過幾道「坎」 採訪中,多名餐飲業人士和專家表示,分餐實現常態化,需要從改善服務、提升社會認知、加強行業監管等方面多管齊下。 分餐服務更貼心—— 趙孝國建議,餐飲企業可在顏色、圖案上對公筷私筷進行區別,或選用長柄勺和長筷作為公勺公筷,便於消費者區分使用。餐廳可設置「公勺公筷架」,在固定區域存放,定期消毒,同時對服務員進行分餐禮儀培訓,提升消費者就餐體驗。 觀念轉變是關鍵—— 分餐制推行困難,究其原因還是很多人在觀念上不接受。中國飯店協會建議,餐飲企業在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海報和標語,引導使用公勺公筷。利用公益廣告、社區宣傳、「分餐知識進課堂」等多種形式,提高全社會對分餐的接受度。同時引導餐飲企業在菜品研發等環節引入分餐理念,採用更適合分餐的盤式設計。 行業標準待建立—— 部分餐飲從業者指出,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指南,很多餐館實行分餐制都是「憑感覺」,效果參差不齊,建議各地出臺統一的行業指導標準,並將其納入相關評價考核體系。韓明表示,中國飯店協會正在起草分餐制實施指南,對不同場合公勺公筷配備標準和使用方法提出建議,引導餐飲企業根據自身業態規模,採用適合的分餐方式。 「比如高檔宴會實行服務員分餐制,婚宴、團餐、親友聚餐等場合提供公筷公勺,會議用餐採用自助餐形式等。」韓明說。(記者 王雨蕭 王靖)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Aza8j53.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5391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南屯不用安眠藥治療中醫推薦南屯睡不著看什麼科南屯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豐原強迫症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豐原頻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許多人都在間中醫診所看好的台中四肢麻痺中醫推薦 霧峰白天沒精神看什麼科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中醫診所台中便秘或腹瀉改善中醫診所 神岡肩膀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龍井血壓不穩定看什麼科 龍井喉嚨異物感治療中醫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c42mo97p 的頭像
    dec42mo97p

    藍藍路網路新知最新情報.

    dec42mo9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